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新时期苗医药发展的思考  龙光桥
作者:龙光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727  更新时间:2019-06-13 22:55:5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新时期苗医药发展的思考 (摘自微信聊天)  龙光桥

编者:龙光桥在松桃苗族自治县的苗族医药座谈会上的微信聊天,说得好啊。切合实际,接地气,能够说出苗族医药工作者的心声。特在此转载,以飨读者。冠宇苗药说的极是,我们不可轻视“药无医亡”的警告。俗话说“用药如用兵”,没有药谈何用兵制敌。“因何镇日纷纷乱只缘阴阳理不通。”沿流讨源,目前乱象,不是没有原因。人的因素第一。归根结底还是理论思维信仰理念。例如:一  与健康中国战略相违背,唯利是图,坑蒙拐骗,没有为人民服务,没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讲规律,什么赚钱做什么,不要命的发展,只要能够赚钱,什么都干,过度医疗等,恶性循环,忘却宗旨初心;二 没有很好坚持四个自信。对待民族医药,须在全面坚持深化改革中,接地气,下大力,逐渐把机制体制的缺陷除去;三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纳入国家医药卫生体系。“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目前,传承弘扬民族民间医药,重在民族医药依然乏术乏人,我认为重点应该是抢救保护民间民族医药传承弘扬人 。

新时期苗医药发展的思考 龙光桥 (摘自微信聊天)

一、当前苗医药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危机

    
——2019端午节  在松桃苗医药座谈会的讲话 龙光桥

1.苗医药现阶段发展现状的总体定位
    以西医药为主的现代医学强势占据主流地位,包括苗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体系中沦为“补充医学”。(这也是多年前贵州省苗医药学会上多位专家和领导的定位论述。)
2.苗医药有其神奇的疗效和独特的魅力,但自身也存在先天的不足。例如:由于没有文字记载,苗医药没有完整的历史传承典籍,理论体系不完整。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的一系列苗医药相关著作虽然填补了一部分空白,但仍然没有完整而独立的诊疗体系。更多的是一些方药经验,缺少系统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如中医的八纲辨证、阴阳五行学说、脏腑辨证学说、经络学说等)。而这些经验中,有的是有很多片面性和局限性的,甚至于已经被淘汰!
3.苗医药合法发展之路艰难而漫长。
(1)至今苗医药还没有国家认证体系,藏、蒙、维吾、壮、朝、傣等少数民族已经有专门的民族医师和药师,且有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之别,每年都有专门的晋职称考试。苗医师或苗药师却没有基本的认证。
   (2)苗医药执业人员执业规范性亟待思考。一方面,苗医药执业人员资格认证或培训考核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另一方面,苗医药执业人员业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参差不齐,诊疗方法千姿百态,疗效和风险不一。有的连最基本的诊断定位定性都不能明确,却进行了实验性的治疗。有的虽然在某些领域有独特的技术和神奇的功效,但却不能纳入国家诊疗体系,被三级预防诊疗救治体系边缘化。
 (3)苗医药特别是苗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困难重重、艰辛曲折。苗药制剂现代化的最大制约瓶颈就是文号的审批,以西医药理论体系和方法设置的准入门槛、一系列形式性检查、审核审批流程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如:繁琐的审批流程中,要求先建厂房并必须有空气净化车间及纯化水检验合格证、产品样品检验合格证,最后一个程序是“专家审核评估”处方等评估。也就是须先花大量的钱投入前期工作,最后再审核评估处方及其它资料,这个极不合理!如果先审核评估处方,合格了再去检验,不合格就没有必要再去花冤枉钱去检验或建厂及完成其它要求了。况且其检验项目只是形式性的检验,与产品的性质、功效和副反应没有直接关系。这样的形式性检验检查和评审评估没有结合苗医药的特点和有效临床经验,成为控制苗药制剂化合理发展的一套紧箍咒。
   (4)苗医苗药“入经进典”,成为国家认证的标准体系中去——这条路漫长而曲折!如:很多苗药是没有进入药典中的,没有人研究透其成份组成等,没有标准体系,就像“散血草”是苗族常用的一根药,却进不了药典 ,很多苗医病名及诊治方法也亟待解决“进经入典”问题,否则苗药没有任何标准可依,申报生产许可和相关文号。
   (5)由于国药准字号准入门槛特别高,而且消证字号、保健用品等其他产品准入门槛也较高。非国药准字号产品不能纳入医保农合报销体系,进不了公立医院。因此开发的苗药制剂进入市场后,立即被这些瓶颈制约因素限制,很难广泛推广使用,从而占据市场份额。
4.包括苗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市场,乱象丛生、良秀不一。其中,既有神奇的绝技绝活和独特奇效,也有过度或虚假宣传,甚至于坑蒙拐骗的现象。有的吹嘘包治百病、包治包好(如包治性病、关节炎、肿瘤等等);有的滥用激素抗生素或违禁添加剂(有的长期使用后产生了浮肿、肾功能衰竭等);有的动不动就说名贵中草药精华,甚至于有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如有冒牌冬虫夏枯草、假灵芝粉等等)。
5.苗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药材市场的监管是一个重大课题。现在的药材种植扶贫项目不能实实在在的起到保护和开发利用苗药的作用,扶贫项目是扶持大宗中药材的(如丹参、太子参、白芨等),没有针对更多苗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相关扶持资金。而市场上滥采滥挖盲目收购稀有野生药材的现象,无人监管。例如野生蚤休、天麻、地苦胆等逐渐趋于灭绝。长此以往,将导致“药无医灭”的严重后果。
6.苗医药文化传承与保护、发扬光大,任务艰巨,迫切而艰辛。缺少专项资金和专门人才团队去研究落实这项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的重大课题!今后苗医药领域将会绝技失传、神药无踪。
二、关于苗医药发展路径的思考
1.成立和完善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苗医药协会或管理中心、苗医药产业联盟、苗医药研究中心等。统筹和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突破瓶颈,形成发展苗医药的合力。
2.基于中医药法颁布实施后,加强苗医药师的考核认证、执业准入备案。
3.争取把苗医药纳入现代医药卫生体系中去,并驾齐驱、兼容发展。
4.发展苗医药特色专科,传承创新发挥优势技术。既要学习现代中西医学的先进诊疗经验和方法,又要勇于增强自身的综合技能水平。“人命关天  患者至上”、“生命第一  医疗安全第一”,系统提高技能水平和防范医疗事故风险强化医疗用药安全。
4.深度挖掘和系统分门别类整理苗医药绝技、古方古法,争取把苗医药特色优势项目“入经进典”,并作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一份有力补充。
5.建议今后尽量突破一系列重点领域重点病种,如肿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痛风、中风后遗症,免疫性、代谢性、肿瘤性疾病。
6.新时期苗医药从业人员,应该既要懂医,又要懂药,能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能通医药、能懂针法、融合灸疗推拿等,理法方药、针灸砭法各取所长,精取优选,融会贯通。最好能够中西医苗医药相结合 融入全科理念,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7.中草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来源于民间,也应该服务于民间。应该加大中草药科普,让更多的人掌握青草药知识,普及常见病中医苗药知识,造福社会,扩大苗医药队伍或苗医药爱好人群。
8.与科研院校专家学者交流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提升苗医药大健康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9.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病康养、养生保健领域的优势,融入康养结合整体医疗理念,发展苗医药特色康养养生产业。在贵州省松桃等山青水秀的地方,发展康养旅居产业,享受日光浴、森林浴、清水浴、洗洗肺、润润心,开发特色苗医药康复养生疗法。
10.田野调查与科技攻关相结合,发表有影响力和重大商业价值的论文,引领学科发展和产业提质增效。例如有的地方重点研究和推广三七、冬虫夏草、阿胶、人参等等,形成了巨大的学术影响力,产生了巨大的产业效应,甚至引领或垄断了行业。我们的道地药材为何不深入研究,大力学术推广?
11.主动融入互联网大数据,进行信息资源系统整合,对于我们的苗医药资源、历史故事、疗法技法、药材食材、康养养生等等,综合形成苗医药大数据。
12.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应该赋予更多的文化元素,讲好我们的故事,结合传媒或新媒体,从科普的角度、故事演绎的方式等等,充分发挥视挺效应,形成广泛的网络热点。
13.探索公立医院苗医药结合专科发展模式,借助特色重点专科,努力占据主流医学制高点阵地。
14.探索发展大健康田园综合体或康养小镇商业运营模式,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与苗医药文化优势,搭建幸福的时代乐园。
15.政府引导、政策支撑、统筹兼顾、有序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各项事业才能顺利发展,政通人和万事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